查看原文
其他

高血压病和“络病学说”有什么关系?

中医养生就关注→ 医养百家谈 2023-03-08


写在前面:微信版本又更新,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,小编们表示好心碎。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,具体操作很简单,只要三步:①点击本文左上角“医养百家谈”——②右上角“. . .”——③选择置顶(安卓)或星标(苹果)。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。



导读:本文阐述了高血压病与“络病学说”之间的关系。先学好理论,再继续学习治疗方法!



高血压病属于中医“头痛”、“眩晕”、“肝风”等范围。


一般认为,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情志所伤,恼怒忧思使肝气郁结,日久化火,耗损肝阴,阴不敛阳,致使肝阳上亢,化风化火有关;


或饮食失节,恣食肥甘,损伤脾胃,致使湿浊内生,郁而化热,灼津生痰,阻遏经脉,上扰清窍;或年老体迈,肾气虚衰,肝肾阴阳失衡,化火动风。


高血压病的病理因素,以风、火、痰、瘀为主,脏腑主要在肝肾两脏,病位在肝,根源在肾。


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,近代研究集中于补肾法、平肝潜阳法、镇肝熄风法、益气活血法、活血化瘀法等方面,取得了一定的疗效,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。


究其原因,主要与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足有关。


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本病在发病及病程发展、转归等过程中,与络病学说密切相关,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络脉瘀阻,尤其老年人常有并发症或合并症,应采用活血通络等法治疗高血压病。


我认为, “络病学说”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环节。



1

络病学说的源流



早在《内经》就提出“络脉”一说。《灵枢·脉度》指出:“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”;《灵枢·经脉》亦云:“诸脉之浮而常见者,皆络脉也”;《素问·缪刺论》等篇亦详述了各种针刺络脉方法。


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“痹证”一篇中将其应用于内科临床。


清代叶天士在继承和发挥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,又有脏络、浮络、阴络、阳络之分,并创造性地提出了“络病”这一概念。


其观点是“久病入络”、“久痛入络”,对后世影响颇深。


并在《临证指南医案》各篇中详细阐述了络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治方法,标志着络病理论的正式形成。


随着近年来广泛开展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以及疑难病的研究,“络病学说”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,对其认识亦在不断深入。


现阶段,络病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规律正被人们所认识,但有关其与高血压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尚待研究。


可从络脉的生理病理出发,探求此学说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,从而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。


2

络脉的生理特点



络脉是经络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,每一络脉系统包括大络、系络、缠络、孙络、浮络等。


络脉的分布是以经脉为纪,支横别出,从大到小,呈树状、网状,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,形成一个布贯全身的网络系统,弥补了经脉线性分布的不足。


王启才对络脉与经脉进行了详辨,提出络浅经深,络横经直,络细经粗,络多经少之论,对络脉的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。


络脉具有渗灌气血,互渗津血,贯通营卫,保证经气环流等功能。


络脉是脏腑内外整体性协调联系的重要结构,是气血津液输布的桥梁和枢纽,只有络脉的功能正常,才能阴平阳秘,气血平和,脏腑功能正常,机体处在一个动态的自稳调节系统之中。


络脉维系这种生理功能的条件是络道畅通,络气无阻以及络中的气血充实。


另外,络脉由于其独特的分布特点,又可抵御外邪,反映疾病的传变。


络脉具有双向性和满溢灌注的特点,能使经脉中的气血流溢于络脉,又通过络脉散布于脏腑肌腠之中,还可通过散布于脏腑肌腠的气血渗入络脉而灌注于经脉。


络脉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微循环,在分布、结构和功能上相似而又有区别。


络脉维系气血津液双向流动、渗灌的特点,正和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的作用相似,而微循环在维持机体正常血液循环,保持正常恒定血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

3

络脉的病理变化与高血压病的形成



由各种因素而导致络脉痹阻、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统称为络病。


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亦云:“初为气结在经,久则血伤入络”;又云:“暑邪上受,先入肺络”,“刀针破伤经络”等。


指出了络病病位在于血分,络病的病因为外感六淫,跌仆损伤,或由内伤七情、饥饱劳倦等因素引起。


其病理演变是由于病久不愈,正气亏虚,或情志郁怒,或外邪入侵,邪气由气及血,终致津停血滞,蕴而化浊生毒,痰瘀、浊毒痹阻络脉而发为络病。


其病机可概括为络脉结滞、络脉空虚、络毒蕴结和络脉损伤四端。


临床表现具有病情复杂,病势顽缠难愈的特点。


高血压病人常因肝气郁结发生血瘀络阻,亦有阴虚于下,阳升于上,阴阳平衡失调等致气血逆乱,血流不畅,也可形成血瘀络阻;亦有津液化痰,阻遏气血运行,造成血瘀络阻。


诸如此类,络脉瘀阻在高血压病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

高血压病多起病隐匿,病程较长。


临床上有原发与继发之分,发于年老者责于体虚,发于年轻者多责于痰湿浊毒(肥胖、高脂血症易发);继发者常见于糖尿病、肾病等慢性疾病之后,正合叶天士“久病入络”,王清任“久病入络为瘀”之论。


换言之,由于这些疾病病变所产生的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尿素等在体内的停留沉积,在中医学范畴之内均为浊毒之属,不能正常通过络脉的渗注交换功能排出体外,由此蕴积痹阻于络脉,导致机体阴阳失衡,最终发生本病。


推究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,其与络病的虚(络中血虚、气虚)、实(络中血瘀、浊毒内蕴)在实质上有其一致性,说明高血压病在病位上与络脉相互关联。


目前研究认为,循环自身调节失衡,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张力增高,是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,这说明了微循环在本病中的发病作用。


络病的病理基础在于,相关内皮的损伤以及血管与血液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失调,这些因素也正是导致高血压病病理改变的基础。


但是,中医学的络脉范畴绝不仅仅局限于微循环这一概念。


其在调节周身血流量、控制血压的同时,还包括着调控神经,内分泌系统、体液等所分泌的神经递质、细胞代谢以及电解质等物质正常生理及其功能,而这些物质恰好和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直接相关。


在病理改变上,高血压病常伴有局部瘀血、出血、组织水肿、微动脉瘤等,这与络病的临床表现相一致。


在临床上的联系:高血压病患者其体征常有口唇暗红,舌质暗红或紫暗,舌下络脉青紫等末梢循环障碍的表现,这些正是络脉分布以及络病之表现。


“久病入络”患者的舌象,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述表现,并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,这一点证明了高血压病与络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致性。


而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来看,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其病变所侵及的脏腑往往多为心、脑、肾以及眼底等血流丰富之处;


而这些脏器又恰好为中医学所述络脉汇集之处,每当言及络脉,必不离这些脏腑而论,由此可推论络病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环节,同时亦可言高血压病“浊毒在络”之说。


综上所述,络病理论反映着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。


高血压病在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中和“络病”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,从络脉入手,开展对本病的深入研究,将为中医学明确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增添新的理论内容,并为寻找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及客观依据。


4

从“络病”论治高血压病



01 治则治法 




王清任有“久病入络为瘀”之说,故络病临症总以津停血阻、痰瘀互结、浊毒内蕴为表现。


络病的辨证原则,应以气血分先后,以经络定深浅。


初病在气,久病由气及血,经主气,络主血,故叶天士有“初为气结在经,久则血伤入络”、“百日久恙,血络必伤”、“久病入络”、“久痛入络”等说。


由此可见,络病乃疾病病久不愈之病理转归,究其病理特点及临症表现,不外虚、实两端。虚,责之络中气虚、血虚;实,责之瘀血、浊毒痹阻络脉。


病变主要在心络,又与肾络、脑络有密切关系。


对高血压病的论治,宗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血,调之络”。


叶天士有“大凡络虚,通补最宜”,“当以通补入络”,其用药宜活泼,忌呆滞,主张在补而不腻的基础上加以通络之品,并提出“络以辛为泄”、“辛香可入络通血”;


王清任则认为气虚是导致血瘀络阻的病理基础,力主活血化瘀法,益气与活血相结合,首创益气活血通络法。


近代医家张锡纯总结前人之长,提出“其瘀多在经络”,主张临症见有血瘀之象者,应从经络而治。


丁甘仁十分推崇叶氏“久病入络”、“久痛入络”之论,独擅祛瘀通络、和营通络两法。


赵锡武则强调活血通络应和治本扶正兼顾,并指出“养血药具有化瘀通络作用”,扩大了通络药物的用药范畴。


老年高血压病血瘀证治则治法,应以活血通络祛瘀法为主,兼用益气扶正、调理肝肾法。


现代药理研究,此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,增进血流,促进血液循环,特别是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,而这也正是目前西药降压作用机制之所在。


脑卒中病多继发于高血压病之后,随着对本病的研究深入,认为病位在于脑络,通过中医辨证,配合活血通络法治疗本病,疗效较前有明显提高。


这一点亦提示我们,从络病的角度开展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,有望取得进展。



02 分证论治 




一、络脉空虚证


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,耳鸣如蝉,心悸怔忡,气短乏力,举步不稳,四肢麻木,失眠健忘,腰酸膝软,夜尿频数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


治宜益气活血。


临症常用方:黄芪15~30g,桑寄生15~20g,党参、红花、当归、广地龙、川芎、桃仁、川牛膝各12~15g,杜仲10~12g。


根据病情可以随症加减,如失眠,加枣仁12~15g、夜交藤15~20g;心悸,加远志10~12g、珍珠母15~30g;眩晕,加知母10~15g、生地12~15g;腰酸膝软,加狗脊、补骨脂各10~15g。


二、痰浊阻络证


多见头晕头痛,头重如裹,胸闷纳呆,腹胀痞满,呕吐痰涎,少食多眠,舌质暗淡,苔白腻,脉沉滑。


治宜健脾祛痰、活血化瘀。


临症常用方:川芎、陈皮各10~15g,法半夏、泽泻、生蒲黄、五灵脂各10~12g,茯苓、白术、薏苡仁、益母草各12~15g。


根据病情可以随症加减:痰浊重,加胆南星10~12g;头胀头重,加草决明12~15g、菊花10~15g;尿少浮肿,加车前草15~20g;胸闷,加全瓜蒌15~20g;腹胀,加莱菔子10~12g。


三、瘀血阻络证


常见头痛头晕,头部刺痛,胸闷胸痛,面红目赤,烦躁易怒,口唇指甲紫暗,舌下络脉青紫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沉细涩或结代。


临症常用方用:栀子、桃仁各10~12g,天麻、红花、黄芩各10~15g,钩藤、杜仲、川牛膝、当归、川芎各12~15g,石决明、桑寄生、茯苓、丹参各12~20g。


四、气滞血瘀阻络证


头痛头胀,痛有定处,胸胁胀满,唇指青紫,四肢麻木,脉弦或弦数,苔薄或黄,舌质暗红或暗紫。


伴有肝阳上亢化火时,尚有口苦、便秘、尿黄等表现。


治宜理气活血。临症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

五、阴阳失调,挟瘀阻络证


头晕头痛目眩,心悸不宁,气短乏力,心烦健忘,失眠多梦,腰酸腿软,肢体麻木,脉沉细或弦细,舌苔薄质暗红有瘀点或瘀斑。


临症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。


六、肝热挟瘀阻络证


目赤面红,心烦易怒,大便干燥,少腹作痛,小便黄赤,脉弦数,苔黄腻。


治宜平肝清热,活血化瘀,方用: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高血压病,由于风、火、痰、瘀痹阻络脉,蕴生毒邪,必毒伤络脉,因此对络病的治疗,常加解毒之品,如黄芩、黄连、菊花、丹皮、栀子、龙胆草等。


来源:肖相如频道,本文选摘自《翁维良临床经验辑要》,翁维良著,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,2001年6月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更多推荐
中医治感冒只用一碗汤!
生命即是一团阳气,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养阳!
身上的那些“块块”,该如何治疗?
立冬规矩别忘掉,这么做,保你一冬少生病!
每天3分钟,补肾护心脏,还能黑发健脑,45岁以上都看看
年轻人,请把你们的裤腿放下来!这些病,都是从冻脚踝来的
救心丸、丹参滴丸、硝酸甘油、阿司匹林……这些药千万别用错
       


| 版 | 权 | 声 | 明 | 

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文章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


公众号合作,交流,咨询

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

 18016247306

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:

lushiyl(陆医生)

记得复制暗号:

药膳养生调理群
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




更多陆氏药膳古方

敬请关注
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